北宋大文豪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闻名于世,然而却频遭贬谪,这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猜测和怀疑。有人认为他因为政治立场过于激进而招致皇权的不满,有人则认为他因言辞直率而得罪朝廷高官,更有人认为他的行为举止不符合当时的官场规矩,因此受到了惩罚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苏轼频遭贬谪,至今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。
受北宋新党和旧党之争的影响,苏轼被贬到了黄州,在黄州因生活拮据,苏轼自创了东坡肉,他在黄州一共待了4年创作了大量的诗篇、书法和绘画作品。公元1084年,48岁的苏轼被宋神宗调到了汝州,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,其儿子赵旭即位为宋哲宗,因为年龄太小太皇太后垂帘听政,恢复旧法重新启用了旧党代表人物司马光。在新法和旧法的激烈交替斗争中,苏轼主动申请外放到地方做官。
公元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后,宋哲宗新法执政废除旧法,收其影响苏轼再次被贬到惠州,当时苏轼已经快60岁了,随后苏轼又被贬到了更加偏远荒凉的儋州。
宋徽宗当上皇帝之后,苏轼就被赦折返,北归途中在常州病逝,享年六十五岁。
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,但他是一个好的艺术家,特别擅长书法,创造了有名的瘦金体,还是有名的山水园林大师。
当时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有苏黄米蔡,蔡京因为字写的好还当上了宰相。但宋徽宗昏庸无道,大搞山水园林奢侈之风,导致了农民起义。
后来被东北强大起来的金国攻陷了汴京,公元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难,北宋灭亡。
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八星宿:张宿和其传说
下一篇 »